钱塘弄潮儿
世界最早的“冲浪人”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2年第02期 作者: 鲁晓敏 

标签: 萧山区   文化地理   历史地理   

谁说江南无好汉?钱塘江口弄潮儿。农历八月十八,钱江口潮水汹涌来袭,一群披头散发的吴越男儿在巨浪中嬉戏、搏浪,展示高超的水上绝活。南宋文学家周密用文字记录了精彩纷呈的竞技场面,并特别提到了几位弄潮高手的名字。冲浪运动为何发源于钱塘江口?“弄潮”为何在南宋时期最受追捧?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看一场惊险刺激的弄潮比赛吧。
水上雄鹰浪尖舞
历史上的钱塘江口,曾有过绚烂一时的弄潮大戏。近些年来,国际冲浪高手常常会来到这里一试身手。同为水上运动,弄潮和冲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相同的是,运动员利用风的推力与浪尖的浮力前进;不同的是,冲浪运动员站在帆板上滑行前进,弄潮儿则不借助任何工具。相比之下,古代弄潮活动对选手的技艺、勇气、耐力挑战更大。有学者据此推断:航海能力出色的吴越人曾经到达过南太平洋,将弄潮绝技带到了夏威夷群岛,并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冲浪运动。因此,钱塘江口很可能是冲浪运动发源地。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许志伟
钱塘江古今观潮范围示意图

1183年秋,南宋朝廷举办大型水上运动会

2011年9月15日。浙江杭州萧山观潮城。那是一个水雾氤氲的午后,我挤在汹涌的人潮中,目睹了钱塘江国际冲浪挑战赛的盛况。巨浪之中,数名国外冲浪高手踏着帆板飞纵而出,他们跳跃、腾挪、周旋、迂回,仿佛一群在惊涛间振翅飞翔的雄鹰。我的情绪紧随他们起伏的节奏而蠢蠢欲动,身体的各个部位逐渐亢奋起来。

看着一个个国外运动员在江上穿梭往来,现实和历史在我眼前不断转换。恍惚间,我不禁想起了一个消失已久的群体——古代钱塘江口的弄潮儿。所谓弄潮,又名弄水、戏水。潮水来的时候,弄潮的人赤身裸体,手持红旗或彩旗,在潮头踏浪戏水。简单地说,弄潮就是没有踏板的冲浪运动。

时光回溯到公元1183年农历八月十八,南宋朝廷组织过一次堪称古代最大规模的水上运动会。值得一提的是,在参赛运动员队伍中,报名参加弄潮的选手有100多人。这一天,有十万余临安人来到江边观潮,同时可以欣赏到精彩的体育赛事。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个叫周密的文人拿起笔杆,时刻关注着现场。据他在《武林旧事》中的讲述,那场运动会规模大、规格高,比赛项目有游泳、水秋千、赛龙舟、水球、水战表演、弄潮,太上皇和在位的皇帝同时出席。

运动会开幕后,参加赛龙舟、水秋千、水球项目的选手陆续登场。距潮水到来还有一个时辰,这些放在前边进行的多是娱乐性表演。正午时分,热闹的江岸上突然变得鸦雀无声,碧空之中没有一丝云彩,江岸上的几棵垂柳舞动着枝条。突然,远处隐隐传来“嗡嗡”的蜂鸣声,一条白线将辽阔的天际拦腰“斩”断,轰鸣声、呼啸声由远及近而来。水柱越滚越粗,仿佛是上帝甩开了一条巨大的银鞭,不断地抽打江面。

责任编辑 / 马子雷  图片编辑 / 王宁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