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湾盘海蜇

捕捞海蜇的大船要趁涨潮时撒下网,落潮时海蜇被潮水带向大海的方向,遇到网被拦下了。
8月底的辽东湾,一场捕捞海蜇的战役正在酣处。
每年8月21日前后,是辽东湾开捕海蜇的日子,这个日子对于辽宁省的渔民来说是一年当中激动人心的大日子。不仅如此,这个日子也吸引了河北、天津、山东等地的渔民和商人们,他们纷纷驾驶着渔船,从自己的家乡提前出发,赶在开捕日之前,聚集在辽东湾沿岸的渔村里。
海蜇,这种海洋中的软体动物,以优雅而神秘的姿态,在海洋里随波逐流了上亿年,它们没有想到,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它们的胶质皮囊早已被锁定为一种可以吃的物质。我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食用海蜇的国家。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中就有关于海蜇的记载:“东海有物,状如凝血,广数尺,正方圆,名曰水母。无头目,所处则众虾附之,随其东西南北,可煮食之。”我国辽东半岛至广东省沿海都有海蜇分布,以辽宁省、浙江省、福建省和广东省沿海的海蜇产量最高。
海蜇就是水母。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的洪惠馨教授认为,我国沿海具有捕捞价值的食用水母共有5种,它们是海蜇属的海蜇和黄斑海蜇、口冠水母属的口冠水母、叶腕水母属的叶腕水母、拟叶腕水母属的拟叶腕水母。中国老百姓习惯上又把可食用的水母统称为“海蜇”。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