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遗址
又一个“三星堆”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1年第06期 作者: 李雪梅 

标签: 青羊区   遗址   考古地理   

刚刚面世的“金沙遗址”是四川省继广汉三星堆之后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目前已出土玉器、金器、青铜器等重要文物上千件。金沙遗址及出土的珍贵文物不仅将成都的建城史上推至距今3000年前,而且对解开争议颇多的古蜀悬案,又提供了新的佐证。一直关注最新考古发现的本刊记者亲临现场,为读者诠释美丽神奇的“金沙”。
正在紧张挖掘中的金沙遗址
保安严密监控着发掘现场

金沙遗址被发现后一度处于消息封锁状态,据说是为了保障考古发掘的正常进行,同时也是为了追回流失的珍宝

由于有不断震惊于世的重大考古发现,我们已是四川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常客。也许那种猎奇探宝式的渲染能迎合大众的口味,但我们还是坚持我们一贯的作风,把目光聚焦到那段曾经消失了的气度不凡的时空,关注能否借助现代考古学的手段,凭借专家学者的严谨和智慧,以复原和再现前古蜀国的的辉煌与真实。

金沙遗址在今年2月8日被偶然发现后一度处于消息封锁状态,据说是为了保障考古发掘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也是为了追回流失的珍宝,以确保文物的安全。

遗址位于成都西郊苏坡乡金沙村蜀风花园大道工地。2月8日下午,房地产开发集团的挖掘机正在开挖下水管道,在抑仰翻合中,堆积沉睡了3千年的泥土被翻了个底朝天,金沙遗址便这样不期然被发现。先是眼尖的村民在混杂的泥土中发现了大段的象牙和玉器。由于地处通道,施工现场人多眼杂,以致不少珍贵文物遭哄抢流失。接到报警后,现场被紧急封闭保护,由市公安局等部门组成的专案组迅速展开对散失的文物的追缴工作。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也于第2天速派14名工作人员进驻现场,对施工挖掘倾倒出的每堆渣土和所有地表挖掘物进行翻查和收集保护。

这两项措施都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被哄抢的文物已收回近百件,其中半数为国家一、二、三级珍贵文物。文物翻查清理工作也成绩不菲,数十上百件的玉器、青铜器和金器重见天日,那根罕见的长60厘米、宽约2厘米的纯金带,便是在施工泥土中翻捡出来的。人们开始纷纷猜度,这些珍贵文物的出土,究竟意味着什么。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