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风水是否该抱有宽容的态度?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6年第01期

标签: 文化地理   观点地理   

风水的存在本身就是人类的遗产,不管是否对当代有用。

俞孔坚(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

所有文化现象都有其产生的历史环境,许多文化现象对当代人来说是不可理解的,因为环境变了,我们并不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因此不需要用同样的方式去适应环境。它是我们认识彼时彼地人的生活方式的途径,是揭开人类历史的一把钥匙。对待它们的科学态度是解读它,认识它,并通过它来探索未知,而不是用现代的标准去评价它。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人类的遗产,不管是否对当代有用。用功利的标准来衡量文化遗产是很危险的。

风水理念蕴含着古代中国人内心对于世界的认识,它不应该被我们随意摒弃。

蔡 伟(《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我们谈不上用“宽容”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看待古人,无论如何,我们国家今天最美丽最值得自豪的城市和建筑,不可否认都是在风水术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风水观念和封建礼制就是这些建筑的灵魂。风水理念蕴含着古代中国人内心对于世界的认识,它不应该被我们随意摒弃,我们也不必要因为风水术中的糟粕而妄自菲薄。建筑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审美观。风水术处理人和自然的态度,正是它最为光彩的一个方面。我们不能用今人的观念来解释或者批评古人,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今天更加先进的科学成就就否定过去的文化。也许我们倒是应该思考一下,在建设和谐的城市和建筑景观方面,我们是否比古人做得更好?

责任编辑 / 李雪梅 刘晶  图片编辑 / 何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