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与地理学是一种什么关系?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6年第01期
标签: 文化地理
风水文化的神秘性和地理学的可观察性之间有原则界限。
唐晓峰(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风水文化最核心、最本质的地方是“相宅”,解说阴宅、阳宅的神秘的“凶吉”,它并不单独关注外在的宏观环境世界,基本不解说与“宅”(包括官宅、商宅、民宅、阴宅也就是墓地)无关的事情。关于大范围的山脉、河流、湖泊,以及交通开辟、人口流动等,风水文化并不注重。在古代,风水文化最接近建筑文化,在宅院、居址、墓地、城池的建设中时有表现。我国古代有一个体系很清楚的地理之学,与风水文化很不一样,这是古代学术文化的客观形势。我们最好不要将风水文化混同于地理学。我们既保留风水文化的神秘性,同时保留地理学的可观察性,注意二者的界限,我认为这个界限是原则性的。
需要纳入中国古代地理学范畴的,应该是古代地理学的主流及其他具有知识贡献的部分。
侯甬坚(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在中国古代,正宗的地理学是历代正史中的《地理志》。从《汉书·地理志》开始的17部正史地理志系列着作,是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主流。风水学说虽有名为《地理大全》、《地理正宗》这样的书籍,却不能因此作为它一定属于古代地理学的依据。地理志之外,还有一些着作里面也包含有地理的内容,它们是水道、地图、游记、风水、星占类着作。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