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府城
西高东低 崇武尚义
《管子·乘马》篇中因地制宜的原理,对风水思想是极大的补充和完善。在那些“四神砂”不明显的特殊地形下,是一条非常实用的准则,它使风水思想能够进一步灵活地发挥作用。正因如此,风水思想才能历久不衰,并且在古代“放之四海而皆准”。也正是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一些非常简陋粗略的地图中,同样地“解读”到其蕴含的风水精神。
这里,我们再看一幅清代光绪年间绘制的延安府城图。
这是一幅彩色绢绘地图,年月久远,已经使它昔日鲜艳的色彩变得枯黄暗淡,局部地方因潮湿或虫蛀已模糊不清。更有甚者,这幅地图绘制非常粗略,几乎所有地形地物都符号化了,我们已经感受不到中国传统山水画对四至大势之远观或鸟瞰的“欲山瞰而若临视”之艺术关照,却仿佛听到了茫茫大漠、黄沙飞舞之中的马蹄声……
这就是地图上的延安!它地处黄河中游、陕北高原南部,历朝各有所属,直到隋朝方设延安郡,唐宋后为延州或延安府。这里一直是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融地,很早就成为陕北地区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披图细阅,延安古城位于三川交汇之位(即河流环抱处),乃风水中最常见的城市选址营造处所。那么它的“四神砂”各为什么呢?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