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建筑:鹤立鸡群而后快!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8年第08期 作者: 李萌 

标签: 文化地理   观点地理   朝阳区   西城区   

大建筑不仅是建筑,而且是城市精神的表情。北京作为首都,其实一直都是大建筑的试验田,故宫、圆明园在当年看来一定是匪夷所思的;50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在当时看来,也是足够标新立异了,其令人惊讶的程度也并不小于“鸟巢”和国家大剧院;今天,奥运之前的北京又一次用建筑带给我们惊喜。
从城里到城外,北京的大建筑一层层展开。从故宫到国贸三期,这些大建筑所承担的政治意义越来越少,实用性越来越强。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马文晓

不仅仅是建筑那么简单

就在刚才,当我们站在国家大剧院门口以及环绕其一周的水池边,我试图向朋友们解释这样一个新型建筑是怎样跟周围的“传统”不搭调,可是却难以找到支撑我的论据,总不能一再请大家回过头去拿故宫说事吧?而距离最近的中南海建筑群更是隐藏在红墙树影中的。

还没等我开口,却听到周围有游客在嘀咕:“没有想象中的大……”这怎么可能呢?!我真恨不得冲上去给他们列举一系列数据来证明大剧院已经太大了。不过,已经不用我亲自出马了,当他们想要和这个“小家伙”亲密留影时,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却不得不要求他们往前点,再往前点。

每次从北辰桥旁的天桥上走过,那一大群排着队要跟“鸟巢”、“水立方”合影的人们确实让我有点感动,他们争先恐后地,用不太好的相机,在不太好的天气里与这些北京的新景点留下“到此一游”的证据,回到家乡之后便有了向其他人谈论首都的谈资。而当一旁不时出现外国背包族留影的时候,我能看出周围的公众们流露出一种中国式故作镇定的自豪神色来。

“鸟巢”、大剧院这样的大型公共建筑,当它最终的评委开始评审它、使用它的时候,标准已经与之前大不相同了。它们的价值是难以用理性来估量的,它们对于北京这座正在急切走向现代化都市的标志意义、对于整个中国公众的鼓舞作用更是难以用投资的盈亏来定性的。

责任编辑 / 李申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