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50年巨变

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往往借助重大的城市事件,1990年亚运会的建设是元大都兴建以来700多年间北京城传统中轴线第一次向北延伸。利用大事件清除城市旧疴,改造城市——这点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至2020年)》和2008年奥运规划中变得更为明确。
中国城市规划院总工程师杨保军参与了第二次申奥的选址,相关方案讨论从1997年开始。他说,奥运会选址从一开始就是从北京城市发展角度考虑的。亚运会带来城市北部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结构的均衡被打破,北重南轻一发而不可收,因此最后中选的三个方案中两个提出在南城——东南四环和亦庄,以形成城市的多中心,也符合京津一体化的区域发展的大方向。但最终决策选择了沿北京传统南北中轴线继续向北的方案,是为了万无一失,要将最好的东西给人看,而借助亚运会成功举办而发展起来的北部地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较好,是疑问最少的区域。
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至2020年)》中,“两轴”依然是整个布局的核心所在。北京的每一次大变化,都在两轴的基础上。“通过传统的南北中轴线和东西长安街这两条‘十’字形轴线的延长来完成这个城市的扩张,是八百年首都城市规划思想的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陈述彭研究员接受采访时称,“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反映了从长安、开封、南京(明故宫)两千年多来我国都城规划设计的传统理念。”
在北京的新规划中,传统中轴线将向北延伸7公里,北端是包括鸟巢、水立方和森林公园在内的奥林匹克公园,森林公园中的湖泊与奥林匹克运河组成一条巨大的水龙,从而和北京古城内中轴线西侧的水龙——什刹海、中南海遥相呼应,形成对称性布局。这条中轴线向南经钟鼓楼、景山、故宫一直延伸到永定门,全长26公里,串起了北京的历史、现在与未来。长安街及其延长线是北京市的东西轴线,按照规划,这条轴线的西端连接石景山,向东延伸到通州区运河广场,全长46公里,被称为“百里长街”。
责任编辑 / 耿菲琳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