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文化大省陕西的不发达经济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5年第06期 作者: 李志宁 

标签: 陕西   文化地理   历史地理   

孔子西行不到秦,是早在春秋时期的事情。自从秦国崛起虎视东南,扫六国、并诸侯之后,至汉唐鼎盛时期,陕西几乎一直是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这里存留着中华历史的无数遗迹,令人神往。在我看来,陕西数百年的辉煌,对全国的巨大影响,不仅表现为地缘政治,也源于地缘经济。显然,盛唐及此前,能工巧匠们因人文吸引力而汇集此地,商业活动的繁盛使古代长安成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而八百里秦川则造就出巨大的“粮仓”……这些,都是政治舞台表演所赖以存在的基础。

但中国的“历史脚步”是沉重的。后来,“安史之乱”对陕西一带造成了极大破坏,而卑劣无耻的唐朝统治者为了得以苟延残喘,竟然勾结西域,对长安及东都洛阳的老百姓进行了抢劫和血洗,然后唐军也纵兵抢掠,终于大伤了这块西北宝地的元气。这一下,晚唐的乱世,就把中国经济的重心扭了一个方向。大批有创造力的人民,向东南方流落至长江一带,长江经济遂成了中国经济的主流。陕西的辉煌时期,似乎也就此结束了。

陕西至今仍是“文化大省”,这是没有疑问的。这不仅是“历史”留下来的,而且也有今人的大量努力,特别是陕西知识分子们的努力。陕西特别是西安,大专院校的密度很大,仅在西安就有33所大专院校。因此,人们奇怪,为什么大学那么多,却没有把陕西变成一个经济大省。不过我认为,这两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使在国外,也并非大学集中的地方,经济就一定发达。有时甚至相反,大学集中的地方,为造成良好的学习环境,恰恰不是工厂烟囱林立的地方。此外,因为大学是向全国甚至全球输送人才的,所以,发达的大专院校,应当对于全国经济的全局影响更大些。当然,通常本省的大学,学生也会大量留在本省,所以,将来也终会看到大学教育对于本省的推动。

陕西,作为中国西部的一个省,在西部诸省中仍是比较发达的,只是与东部相比要差些。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是作为一种战略问题提出的,与美国的“西部开发”实际上有天壤之别。美国西部的自然条件很好,只是荒凉而已,缺乏有创造性的人民。一旦美国东部的欧洲移民蜂拥而至,情况很快也就改观了,现在加利福尼亚早已不是矿坑和苦力的象征,而洛杉矶也已是美国仅次于纽约的第二大城市,异常繁荣。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