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的楚国
中国文明的另一种可能

流丽灵动的楚国玉器
楚文化是东周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楚人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征的一种文化,其发祥地及中心地带在今天的湖北一带。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由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楚地出土文物众多,令人目不暇接,故有学者提出“考古意义上的楚文化”的概念,这些出土文物既反映了楚人物质文化的成就,也体现了楚人精神文化的面貌。图中是楚墓中出土的玉器。楚国玉器是春秋战国时期玉器中的翘楚,多线条流畅,柔婉细腻,回环逶迤,不师先法,富于变化,充满节律感及运动美。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郝勤建
楚文化是东周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楚人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征的一种文化,其发祥地及中心地带在今天的湖北一带。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由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楚地出土文物众多,令人目不暇接,故有学者提出“考古意义上的楚文化”的概念,这些出土文物既反映了楚人物质文化的成就,也体现了楚人精神文化的面貌。图中是楚墓中出土的玉器。楚国玉器是春秋战国时期玉器中的翘楚,多线条流畅,柔婉细腻,回环逶迤,不师先法,富于变化,充满节律感及运动美。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郝勤建
“最遗憾的是还没有挖出楚王墓”
深冬的江汉平原,棉田里剩下一片片枯黄的空秆,油菜嫩绿,连向无际的远方。有时,路边会闪过一个低缓的小丘岗,或几处小土堆,与村子里的楼房差不多高,给单调的天际线增加点波折。平原人家没有见过山,往往把这些不过10米高的土堆夸张地称为山,或者更形象地呼为冢子。
有趣的是,民间智慧与专业意见在这点上居然重合。去熊家冢的路上,荆州博物馆考古队副队长赵晓斌指点我注意车窗外的土堆,说:“许多冢子真的是坟包,也就是考古上说的封土堆,多半是楚墓。楚墓有个特点,找到一座,附近往往有几十座。”
荆州遍地楚墓,因为附近的纪南城即战国时期的楚都遗址。纪南城因位于纪山之南而得名,遗址平面是个长方形,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3.5公里,面积约16平方公里。我们登上小土岗了望,但见平野苍茫,散落着田亩、菜园、池塘和村庄,一派平和安详的景象。赵晓斌说,我们正站在古郢都东南角的烽火台上,从脚下向西延伸出的那道若隐若现的小土坡,就是当年夯土建造的南城墙。南门外原来是长江,有水门与城内河道相通。我们往北穿过松柏村,水泥路两侧绿油油的菜地里,不时隆起一两个荒芜的小土包——那是当年楚宫的台基。
上世纪70年代,中国考古界对纪南城遗址进行了全面钻探勘测,弄清了纪南城的布局,确认纪南城为楚国都城。但是,到底楚国在纪南城建都多少年,学术界还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纪南城是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楚都,历时400多年;另一种观点认为,纪南城只是战国时期的楚都,历时220多年。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