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选择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3年第01期
标签:
当打印好的封面彩样贴在墙上时,编辑部陷入了一场争论:这期的主题是海南的海洋,那么理想的封面就应该同时体现这两个要素,什么样的照片能同时反映海南和海洋呢?

海面上飞鱼成列,振翅滑翔,激起一道道富有韵律的水波。这不是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奇幻场景,而是我们的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在南海考察时拍到的真实画面。海南省毫无疑问是中国海洋鱼种类最丰富的省区,在南海有超过2000多种的海洋鱼类。其中既有小丑鱼、狮子鱼等大家较为熟悉的热带观赏鱼,也有飞鱼、鲸鲨等在其他海区里难得一见的特殊鱼类。但反对意见则认为,这张照片中的飞鱼并不是海南所独有的特殊物种,画面中的场景也并不能传达出独属于“海南”的信息。

这张拍摄于海南本岛的照片,则获得了另一部分编辑的支持:不论是郁郁葱葱的热带植被,还是绵长细腻的白沙滩,都是极富有海南特色的物象。因为海南是中国唯一一个跨入真正热带的省区,而在海南的三亚等地,又有着不逊于那些国际着名旅游岛的优质沙滩。但这幅画面,总体来看还是不够出奇,无法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这张渔民在珊瑚礁中捕捞砗磲的照片,画面非常精彩,真实地还原出渔民在南海劳作的情景。在中国四大海区中,渤海、黄海、东海的渔民们都是在船上捕鱼,在水面劳作,只有在南海,更确切地说只有海南岛潭门镇的渔民在南海,才会采取画面中这样的捕捞方式——潜入水下,在珊瑚礁中捕捞海珍品。正是这种传自宋元时代的生产方式,使得远离大陆的南沙群岛成为潭门镇渔民的“祖宗地”,使得西沙、中沙和南沙纳入了中国的版图。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张照片所展现的画面其实是“违法”的:在今天的南海里,渔民们作业的珊瑚礁往往被划定为保护区,而渔民们捕捞的海珍品都已被列为保护动物,渔民们的捕捞行为也引起了许多环保人士的批判。正是因为存在争议和涉嫌违法,这张照片最终落选了。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