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闽道之源

在南平市九峰山向下俯瞰,闽江的三大支流建溪、沙溪、富屯溪流至南平市区延福门码头附近后,汇合成福建最长的河流闽江。江中这座名叫“双剑化龙”的雕塑,是闽江0公里的标志,南平以上为闽江上游。这雕塑已成为南平市标。这一带附近,也是鹰厦铁路、横福铁路两大福建出省铁路的交会处。
公元905年,在大唐灭亡的前两年,时年65岁的大唐忠臣、陕西西安人韩偓,怀揣一腔孤臣孽子的悲愤挈家入闽,投奔偏安海隅的闽王王审知。没人清楚韩偓当年入闽的详细路径,可以肯定的是韩偓完全体验到闽江水系行路之险。在诗中,他记录下他的感受:“长贪山水羡渔樵,自笑扬鞭趁早朝。今日建溪惊恐后,李将军画也须烧。”他经过的是闽江上游三大支流中的两条:沙溪与富屯溪。诗中所指“建溪”,当是泛指“福建的河流”,并非专指闽江上游三大支流之一的建溪。诗人显然被闽江水系的急流险滩吓得不轻,以至于连山水画都不敢欣赏了。
毕竟是长住于平原上的陕西人,韩偓可能不知道,对于古代闽人而言,闽江水系的水陆交通虽然艰险,却已是古代福建交通中最通畅的一路。这方面,大清显得更通情达理。清廷规定,由于闽地山水交错,“水路则风信不时,渡涉维艰,陆路则崇山峻岭,登陟不易”,所以,即使是最紧要的军机处公文,“一入福建之界,无论限行三百里、六百里”,“每昼夜概行三百里”。
闽江共有三条支流——建溪、富屯溪、沙溪,三条支流在南平汇合,最后在福州入海。对闽江古今交通的梳理也将遵此顺序。

宁德市古田县水口镇是闽江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横切闽江的水口水电站下闸蓄水后,历史上长期威胁闽江下游闽清、闽侯和福州市区的水患从此基本消除。与此同时,闽江航运从此“一切两断”,水口电站大坝上游的水葫芦疯狂蔓延,成了难以祛除的顽症。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陈益新
南北风烟即异方,连峰危栈倚苍苍:建溪之路
欲谈闽江水系古今交通,必由闽北南平市浦城县始。浦城是福建最北的县,其境内的南浦溪是建溪的上游,历史上南浦溪不仅长期被视为闽江源头,而且长期被视为闽江上游干流。直到1992年,根据“河源唯远”的原则,闽北建宁县境内的沙溪上游台田溪,才被正式确定为闽江源,沙溪同时被确定为闽江上游干流。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