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我真正找到了自由的感觉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3年第02期 作者: 李春华 卓娅

我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1977年开始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学建筑。毕业分配的时候,因为全班同学不是团员就是党员,只有我一个人是群众,所以比较吃亏,没有进大城市,也没有分回上学前所在的承德市,而是被分配到了山西的大同机车厂。至于没有加入“组织”的原因,是因为我个性比较强,不想被谁管着,总觉得大家如果都入了党入了团,也就没了意义。
可是当年的大同机车厂管得更严,有点部队的做派,像是军事化管理,毫无自由可言。现在想起来,某种程度上说简直有点像是奴隶,叫干活就干活,叫吃饭就吃饭,一切都得服从安排。当时社会上的大学生还很少,加上我年轻的时候比较高大帅气,所以常常是被关注的焦点,周围时不时会有年轻的女性偷偷指指点点,说这就是新来的大学生。大同的女孩子长得很漂亮,后来经人介绍,我和我的前妻结婚了,还有了一个儿子。
1988年海南建省,成了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在这之前已经有了深圳特区,我觉得特区是非常有意思的新鲜事物,所以对海南充满向往。而在大同机车厂的生活很不舒服,天天干活儿还不说你好,处处受人管制。想调动个单位吧,这里又死活不放人。最终我下定决心,户口、档案、人事关系都不要了,辞了职跑到海南。
我们77级的人本来就上学晚,毕业后大多结婚生子、生活稳定,像我这样抛家舍业,辞了职出来闯荡的人相当地少。但是我的想法不一样,我一心向往着自由。所以,虽然家里人强烈反对,我还是毅然决然地扔了铁饭碗,而且从不为此后悔。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