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半湿润区
海南的大门和博物馆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3年第02期

标签: 海口市   基础地理   文化地理   

在这片被我们划归为北部半湿润区的大地上,气候温和,年雨量1400—2000毫米,是海南岛主要的粮食和橡胶生产基地,纳儋州、临高、澄迈、海口以及定安和屯昌的一部分。

它拥有一片特殊的“海”——一弯绵长的海峡横亘在北方。由于毗邻琼州海峡,若走雷州半岛的陆路来琼,两块临近的大陆可以极大地减少航海的危险,由此,北部成为了极重要的登岛之地。此外,围绕着北部地区的海也是迷人的,这里的海岸大多平缓开阔,沙砾细腻洁白,清澈的海水伴着摇曳的椰子树,轻抚着绵延的海岸。

除了海之温柔与美丽,北部还有山的刚烈和巍峨。海南岛北部有着辽阔的火山岩低丘台地,与隔海相望的雷州半岛一样,这里是中国新生代火山活动最强烈、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堪称货真价实的“天然火山博物馆”。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琼北成为海南的大门和开发的排头兵,由大陆而来的皇令、军队、贬臣、商贾等等,大多也以琼北作为目的地或跳板。新移民们往往也是先聚居于北部,再复分散于岛的四方,表现为一种墨渍型和蛙跳型的移民文化景观——人们登上海南岛时,是满满的一碗水,不久之后,这碗水便各方分流。直到今天,在岛上村社聚落中,仍然表现为北部和东部多姓村庄居多,而其他区域单姓村庄居多的状况。在这个意义上,琼北仿佛是一座移民历史的博物馆。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