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雨林
物种演化进行时
大约8500年前,当海南独立成岛时,岛上的森林便和如今中国南部以及中南半岛的森林不再有联系,这里的生物也自此踏上了独自进化之旅,它们让这个亚热带海岛开始拥有个性独到的自然魅力。
清末民初美国传教士描写海南岛的《棕榈之岛》一书中曾写道:“对于我们来说,一个像海南岛这样的岛屿,一直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我们往往易于迷失于大陆的广袤和辽远,但是岛屿则是(或者说我们以为是)可以把握的,是富有个性的,就像是一个亲密的朋友那样吸引着我们。”

时而稀薄时而浓厚的迷雾中,宽厚的板根支撑着高不可攀的粗大树木,林中藤蔓密布如蛛网,海岛上独特的鸟兽花木藏匿其中……海南岛的热带雨林分布并不广泛,但却有着独特的魅力。
发现食猴鹰的人魂断五指山
19世纪中末期,西方的博物学者随着远航的船舶登上海南岛,他们惊叹于这里绝世独立的自然环境,并且开始迅速采集并系统描述岛上的物种。
这些陆陆续续登陆海南岛的西方人中,第一个要提到的是英国人郇和(R. Swinhoe)。郇和于1868年任英国驻琼州领事,他在海南岛很多地方进行了标本采集,几年间便报道了海南岛172种鸟类,并专文描述了海南岛产的鹿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发表了第一个海南岛特有的哺乳动物新种——海南兔(Lepus hainanus)。郇和用西方的科学描述让世界开始了解这个东方岛屿,他把采集的其他生物标本,如蝴蝶、贝类、植物等送给相关领域的学者,从这些标本中,无数新种被报道发表。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