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生物圈
我对登山的理解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6年第08期 作者: 单之蔷 

标签: 观点地理   中国国家地理卷首语   

一次,我坐飞机从拉萨到成都,我的目光被舷窗外的景色吸引了。飞机下面就是青藏高原的一系列壮丽的山脉。念青唐古拉山、横断山区的一列列大山,在飞机下像银涛一样起伏翻腾,一座座雪峰在阳光下熠熠闪烁,我能清晰地看见一道道冰川从雪峰间流出,宛如炼银炉的银水出炉了。一会儿飞机向上进入了好像棉絮一样的云层。当飞机转出云层、飞翔在云层之上时,一座座雪峰不见了。显然,要超越那些云层,雪峰的高度还要更高些,尽管这些山峰的海拔高度已经超过了5000米。

正当我失望,欲收回目光之时,忽然见到茫茫云海之上,像孤岛一样耸立着一座雪峰。根据飞行的路线和时间,我猜测那应该是“蜀山之王”——贡嘎山,她高达7556米(海拔)。望着冲破云被、脱颖而出的贡嘎山,不知为什么我脑海中想到的是登山者,我在想象登山者在云海之上的7000多米的雪壁上攀登时的情景。

孤独登山者(这里的登山不是指那种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登山),时刻与危险为伍。就是这座贡嘎山,1957年中国一支登山队,虽然登顶成功,却有3个人被雪崩吞没;也是这座贡嘎山,1981年日本登山队7名队员滑坠,再也没有返回。贡嘎山是7000米级高峰登顶死亡率最高的雪山,到2001年统计死亡率高达90%,而海拔8091米的世界第十高峰——安纳布尔纳峰,2003年统计死亡率为40.77%,是世界上超过8000米的14座独立高峰登顶死亡率最高的。翻看一座座着名雪山的登山纪录,死亡似乎与登山紧紧相随。

然而登山者却前仆后继,从来没有因为山难停止过登山的步伐。有人问:世界上有哪种事情的魅力能够战胜对死亡的恐惧?答:登山。那么登山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