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
撑起徽州的河流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1年第11期 作者: 汪徽 

标签: 黄山市   文化地理   河流   历史地理   

流淌在徽州地区的新安江是一条充满诗意和传奇的江河,它如血脉般铺展在这片多山的大地之上。当地人说,没有新安江,就不会有徽州文化,也不会有徽商。这条河流究竟有何神奇之处呢?
美丽蜿蜒的新安江是徽州的母亲河,它曾是这片重峦叠嶂的山国与外界沟通的重要通道,流淌着徽商千百年的辉煌与悲伤。此外,它还是一条浸透着诗情画意的江河,其水色佳美,四季澄碧,有着“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的美誉和“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清丽。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范胜利

徽州,它的名字叫新安

徽州之于安徽,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安徽”之名取自安庆、徽州两府的首字。不过时至今日,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徽州”已经不存在了。曾经的一府六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已被新区划和名字重新定义,而婺源也被辟到江西。不过,如果你行走在这片大地上,却仍会时时刻刻地感觉到,作为一个整体的徽州仍然是如此的顽强,她鲜活而生动,在文化、情感和乡愁的意义上保有着难以撼动的独立与完整性。在当地人的口中,“我们徽州”是常能听到的发语词,在不可胜数的诸多着作中,徽州亦是最鲜明的主语。

这张地图展示了新安江特殊而重要的地理地位——它支流众多,在徽州地区穿山越岭,如血脉和经络般,将古徽州的“一府六县”揽入怀中,形成独立而统一的地理区域。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观察它,新安江是一条江河长龙的龙首和上半段,长龙的腰腹为富春江,龙尾则是钱塘江。当年,徽商可以从上游的潺潺溪流出发,一叶扁舟,奔向富庶的江浙甚至更辽阔的海洋。

而更让我感到好奇的,是徽州对于“新安”二字的眷恋——历史上,徽州人爱以“新安”自称,如朱熹就自谓“新安朱熹”;他们亦将此名称赋予众多引以为豪的文化硕果,如新安理学、新安朴学、新安画派、新安医学至于那曾称雄中国商界500多年的徽商,也曾有过一个共同的名字:新安商人。

这片群山环绕的大地为何有着如此卓尔不群的气韵?“新安”二字又有着怎样深埋血脉的情结呢?

责任编辑 / 陈惊鸿  图片编辑 / 王宁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