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盐
标签: 化学地理
一提到盐,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咸”。与动物对岩盐、盐水的舐饮一样,人类对盐的需要出自生理本能。这里所说的盐是食盐,化学成分主要是氯化钠,它为维持人类正常生命体征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如果把盐单纯地理解为氯化钠,未免偏颇。

在化学意义上,“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是酸与碱中和反应的产物。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统统可称作“盐”。在所有这样的离子化合物中,氯化钠结构最简单同时也最有代表性,因此,化学家就把氯化钠的俗名“盐”作为这一类物质的代称了。实际上,我们平日接触到的大量物质在化学上都被归为“盐”:水垢、钟乳石、大理石中含有碳酸钙,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饱和脂肪酸钠,白色颜料和蓄电池液体中含有硫酸铅,用于净水、灭火和食物膨化的明矾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石膏是硫酸钙,农药“波尔多”的主要原料是漂亮的蓝色硫酸铜溶液等等。这些物质的主要成分都是“盐”,而在这里,“盐”的范围则比普通意义上的食盐大了很多。
比如化学工业上的重要原料“三酸两碱”中的“纯碱”就是盐家族的一员。纯碱的化学成分是碳酸钠,被大量用于轻工、建材、化工等领域。其中,玻璃工业是纯碱的最大消费部门,生产每吨玻璃需要消耗纯碱0.2吨。
与纯碱相同,芒硝也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钠盐——十水合硫酸钠。早在秦汉时期,中国人就开始在医药上利用芒硝。中医认为,芒硝入药后起泻热通便、清火消肿的作用。东汉时期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收录了包括芒硝在内的41种药用矿物,以后的各个时期,许多医学着作对芒硝的产地、识别方法以及药用价值都有详细的论述。18世纪,硫酸钠被大规模用于回收造纸废液中的碱,从此芒硝进入了工业市场。后来,由于合成洗涤剂的问世,无水硫酸钠作为合成洗涤剂中三聚磷酸钠的载体,需求量剧增,甚至超过了造纸工业的用量。现在,芒硝一方面可以制备其他钠盐和硫酸盐,如无水硫酸钠、硫化碱、泡花碱、硫酸钡等;另一方面,它本身也可用作轻质材料的掺合剂、水泥添加剂、有机化工产品合成和制备的催化剂等等。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