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运销的“官”“民”之分
影响着两个城市的命运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1年第03期 作者: 陈星生 

标签: 扬州市   自贡市   历史地理   

因为盐运销体制上的不同,四川自贡和江苏扬州这两个城市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弈。专营海盐买卖的扬州“官商”,用消费文化创造了扬州城空前的商业文明。而集井盐开采、加工和市场拓展于一体的自贡商人,却用他们创造的工业文明,推动了一个城市的诞生。
瘦西湖的成长跟盐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瘦西湖原本只是唐宋时期扬州旧城外一条长不过5公里的河道,但是当扬州成为两淮的盐运中心之后,富甲天下的两淮盐商把这里当成了休闲之地苦心经营,沿河傍岸修筑了塔院楼阁、长堤石桥,使它在清代数次受到皇帝的垂青并因此成为名扬天下的水上园林。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张渝光

在长江上游的釜溪河畔,矗立着一座拥有13000多口盐井的千年盐都——自贡。而在长江下游南北漕运的咽喉部位、中国古代最大的海盐产区两淮盐场所在地,也同样矗立着一座数百年前最繁华的城市——扬州。

在这两个跟盐密切相关的重镇里,曾经有过这样一群盐商,他们一头运作市场,一头运作政策,既是盐业生产经营的组织者,又是利益的最大占有者。尽管由于地域、环境的差异,他们发展的轨迹不同,但是他们给各自的城市留下的鲜明印迹,曾经对两个城市的命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自贡是井盐催生的城市

自贡之所以享有“千年盐都”的美誉,是因为它的井盐开采历史已有近两千年。自东汉章帝时期这个地区开凿出第一口盐井,到这里因盐设镇、因盐设县、因盐设市,几乎所有的建市历程都跟盐有关。

相对于千年盐都自贡而言,扬州建市的直接原因并不是因为盐,被《尚书·禹贡》记载“淮海维扬州”的古城扬州,在古人心中是一个广泛的地理概念,包括今淮水以北、黄海、长江流域内的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是两淮盐业的主产区,范围远远超过今天的扬州城。但是今天的扬州城所在的位置,古时刚好因得水运之便成为海盐运销的中心,盐,无疑对它的繁荣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责任编辑 / 王杰  图片编辑 / 吴敬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