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
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
从巨大的地理沙盘上看,连绵的太行山像一堵突如其来的墙,屹立在一马平川的华北大平原西边。这是中国最着名的山脉之一:它既是中国地理的第三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也是中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同时还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自古以来,人们提到太行山时常说八百里太行,那是指这座逶迤于河北、山西和河南三省之间的山脉,它的总长度约400公里。

在这次采访中,河南省科学院地理所所长冯德显对我说:“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留给了河南……”在我随后的考察中,所见所闻印证了冯所长说的话。
流水滋润的南太行
习惯上,人们把太行山分为三段,即北太行、南太行和西太行。大体上说,位于河北省境内的部分,叫做北太行,位于河南省境内的部分,叫做南太行,而西太行,则位于山西省境内。太行山的这三个组成部分中,西太行的地貌已经接近于黄土高原,与南、北太行差异较大。南、北太行与西太行迥异,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一个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它们都位于断裂带上,从而分布了难以计数的黄土冲沟,这些冲沟都呈东西走向,山形陡险,沟内分布着非常高大的岩墙。

但南、北、西三段太行山相比,其实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那就是北太行和西太行都是严重缺水的地区——西太行不用说了,几乎就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举目四望,映入眼帘的是无尽的黄土——苍凉、荒芜、尘土飘飞,使人很容易就察感出生命在这里的艰难;即便是不那么荒凉的北太行,也同样由于缺水而难以看到大面积的森林,到处都是裸露的荒原和岩石,只有小片的林地隔三差五地点缀其间。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