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地下长城”之谜
喜爱探险、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的宋大明在金沙江东岸的一个洞穴中进行探险考察时,发现了一道如同“长城”的墙,长达10余里。这究竟是人造还是天成?若是人工建造,为何要建在这洞穴之内?如是自然生成,为什么条石如此均匀整齐?宋大明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到我们编辑部。

为了解开这个谜,我带着他的文章和现场拍摄的照片,走访了中科院专门从事喀斯特水文地质研究的张寿越教授和喀斯特地貌专家宋林华教授,以及人民大学的王振民教授。

张寿越说:“城墙”乃天然形成的溶洞洞壁
中国是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国家,尤以我国西南地区最为集中,有人估计,中国地下洞穴有数十万之多,大部分都是未被人涉足过的处女地。张寿越作为喀斯特水文地质学家,曾先后考察过上千个洞穴,其中最长的一个是鄂西的腾龙洞,也只探测了34公里。对于码口地区的洞穴,还未进行过调查。但凭借他对洞穴多年考察的经验,看过照片和文章后,他认为“长城”是天然形成的溶洞洞壁,由中厚层灰岩、生物碎屑灰岩构成。由于岩层近乎平行,岩层厚度又变化不大,使洞穴形成后,从断面上看似为“城墙”。
形成洞穴的岩石从图片特征分析,应属夹杂有生物碎屑的灰岩,并混合有泥质物及白云岩层,已有 4.5亿年的高龄。但洞穴的形成,根据其位置和规模推断,应是近几十万年以来的事(如对洞穴钙质沉积物年龄测定,可得出确切的年代)。由于岩石被裂隙切割,并循这些裂隙发生崩塌,形成厚层的板状岩块,给人以人工采石砌筑的印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