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纪
青藏综合科学考察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3年第10期 作者: 刘晶 

标签: 西藏   地质地理   历史地理   

元代,西藏地区第一次被绘入中国版图,皇室派出测绘人员考察藏地山川,在考察中确认了黄河的源区。清康熙年间,中国第一次运用西方先进的勘探和测绘技术制作地图,《皇舆图》因此也是中国第一张科学意义上的地图,在这张地图上,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峰上标注了“珠穆朗玛”字样,这比西方人命名的“埃佛勒斯峰”提前了141年。20世纪30年代,国内兴起了一个对青藏高原进行科学考察的热潮。植物学家刘慎谔、气象学家徐近之、地质学家孙健初等先后到达了青藏高原西北部、南部和东北部。

1951—1953

在答应尊重西藏文化与宗教传统的前提下,解放军于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当时一支由科学家和社会学者组成的队伍也跟随解放军从康藏公路进入了西藏。这是新中国第一支综合科学考察队,这次历时3年的科学考察也是西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考察的范围东起金沙江,西到定日县,南至中印边境的亚东,北达藏北的伦坡拉盆地。图为解放军在建造桥梁,用筏子送汽车渡过西藏的河流。

图是当年5位民族学者进入西藏时在拉萨的合影。供图/宋蜀华

1956

那个时期,有人发现在一本书名为“Mount Everest”的英国出版的书籍里,较为详尽地描述了珠峰地区的情况。书中的几张英国科考学家的相片常常会被联想到一些外国人乔装成藏民或者僧人进入珠峰的中国境内进行偷偷地考察。这类事件也许促成了中国政府把青藏高原与横断山脉的综合考察列入了国家12年科技发展规划中。

1957

一次雪崩之后,地貌学家崔之久(图中右一)和队长正从一个冰缝里逃生出来,跟随这次贡嘎山登山考察队的新华社记者拍到了这一情景,但年轻的大气物理学家丁行友却死于这次雪崩。1957年,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了这次贡嘎山登山活动,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的3位科学家随队进行了考察,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登山科学考察。后来又有3名登山队员在这次登山中遇难。幸免于难的24岁的地貌学家崔之久,成了当时中国第一位实地考察现代冰川的科学家。

责任编辑 / 朱彤  图片编辑 / 关海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