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的礼物与哥伦布的剑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5年第04期 作者: 单之蔷 

标签: 文化地理   历史地理   中国国家地理卷首语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关于郑和有一个问题许多人感兴趣:郑和的时代,中国航海技术那样发达,为什么后来风光不再?为什么郑和以后中国与西方的海洋地位倒转,并且差距越来越大?

最先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大名鼎鼎的梁启超,因此这个问题可以称之为“梁启超问题”。1904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一文。这是第一篇研究郑和的论文,也是第一篇将郑和与哥伦布、达伽马进行中西比较的论文,梁启超还是第一位称郑和为大航海家的人。

梁先生说:“……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美洲之旧称)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达伽马)发现印度新航路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氏之烈,随郑君之以俱逝。则哥伦布之后,有无量数哥仑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无独有偶,与梁启超这个问题相似的是着名的“李约瑟问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