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国的粮仓和厨房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8年第07期 作者: 石磊 常存涛

在“思念”的生产车间里,可以见到几百名工人同时包饺子的场面,统一的白色工作服、自动化的流水线和成千上万的饺子。河南的劳动力和农业资源优势同时显现。如今,河南速冻食品生产占据了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李小光
初夏,河南大地一片金黄,小麦从南向北逐渐成熟了。河南南阳的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红宝正在守候“麦客军团”的到来,他对我说:“在河南的各条公路上,一年一度的‘麦客大远征’是非常壮观的。他们成群结队开着几十上百辆大型农机,在丰收中淘金。”
2008年,粮食骤然成为敏感话题,粮食安全的幽灵,在阔别数年之后,重新回到世界的上空。
一个月间,国际市场稻米价格就上涨超过50%,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小麦价格年涨幅超过140%,飙升的粮价在海地、菲律宾等37个国家引发抗议和骚乱。印度经济学家派·潘南第卡说,“我们过去一直对6000万吨的粮食储备感到沾沾自喜,但现在储备粮仓就快空了。”
然而,中国的老百姓感觉到的却是粮价的波澜不惊。95%,这是一个让中国人心安的粮食自给率。在这场被联合国称为“一场飓风”的危机中,河南的中原沃土成为粮食安全的国家之锚。
责任编辑 / 陈惊鸿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