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文化版图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3年第08期 作者: 张子扬 

标签: 观点地理   

张子扬 中央电视台国际部主任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会将自己的版图视为最神圣、最不可侵犯的,维护自己的版图便成为历代帝王最基本的使命,而能否拓展版图又将是评价一个帝王是否伟大的标准之一。罗马大帝的征战南北,拿破仑的东讨西伐,不都是渴望着能在一张更大的版图上建立自己的权威吗?他们不都将开拓出一个更大的疆域视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吗?

这些地理意义上的版图无论如何变化,都是可以精确地勘测的,是可视的。

然而这种依仗着帝王个人的神威,依仗着神武的军队来开辟疆土的时代毕竟已渐渐成了人们记忆中的神话。在现代文明中,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的竞争虽仍是各国间竞争的主要内容,然而只要这些竞争不发展为冲突,文化的意义便会在现代社会中突显出来。而伴随文化竞争产生的不可视的“文化版图”的变化,也就取代了伴随军事竞争而产生的可视的“地理版图”的变化。“文化版图”这一概念是指,在高新技术支持下产生的卫星电视、电脑网络等媒体,可以使各种信息、各种意识形态以最快的速度,最广泛地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这些信息、意识形态可以在不改变任何地理版图的情况下,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俗、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等,从而改变一个国家的文化版图。

当然文化版图的改变并不只是在现在这样一个视听时代下才出现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任何形式的文化交流、文化融合都会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间的文化版图发生各种各样的改变。面对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拓跋鲜卑主动进行了较全面的汉化;而即便是凭借着剽悍、骁勇,倚仗着铁马金戈“入主中原、君临天下”的蒙、满两族,其民族精神、文化版图也都在被他们征服的国土上渐渐消逝了。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