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高的生物庇护所
珠峰自然保护区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3年第08期 作者: 车刚 杜泽泉 汪永晨
标签: 拉孜县 地质地理 气候地理 土壤地理 生物地理 农业地理 高原

从拉萨出发后,我们的越野车就一直沿着雅鲁藏布江向大山开去。快到日喀则时,在一处被黄色的大山包围着的河滩地上,我清晰地看到龙卷风在升腾!和龙卷风几乎成直角的细细的河在夕阳辉映下蜿蜒流淌。
这片包括了西藏定日、聂拉木、吉隆全县和定结县西部、面积3381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将近9万农牧民,他们把牛羊放牧在高原灌丛区和草原上,并在河流沿岸引水造田——他们世代都是这样生活着。
最令人惊奇的是在珠峰地区众多雪山之间,从东向西依次为河流侵蚀形成的陈塘、绒辖、樟木、吉隆和贡当谷地。这些切割喜马拉雅山脉的河谷为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提供了通道,受流经谷地的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谷地里发育着喜马拉雅南翼湿润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形成了一种和雪山冰峰迥然不同的自然景观。
事实上,正是因为这5条河谷,珠穆朗玛峰地区才闯进了自然保护学者们的视野。
责任编辑 / 刘晶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