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主中原的为什么总是东北?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8年第10期 作者: 单之蔷 

标签: 中国国家地理卷首语   

中国历史有一个现象:起源于东北的少数民族,频频入主中原,统治中国,或者是统治半个中国。

鲜卑从大兴安岭出发,最后进军洛阳,建立了北魏王朝。金起源于松辽平原,后来越过黄河,建都开封。蒙古崛起于呼伦贝尔,建立了元帝国。清从白山黑水兴起,进入山海关,统一全中国。

这是为什么?我想起了麦金德的世界岛理论。

其实麦金德说的“腹地”范围,包括了俄国、东欧和中亚的几个国家。这个“腹地”北面是北冰洋。围绕着这个“腹地”的是一个环形的边缘地带,这被麦金德称为“内新月形或边缘新月形地带”。这个地带包括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的佛教和婆罗门教文化区,还有受西风带影响的基督教文化区,以及伊斯兰教的中东地区。他把其他地区归为 “外新月形地带或陆岛新月形地带”。

他把欧亚大陆和非洲合称为“世界岛”。如果从航天员的视角看:欧亚大陆加非洲,确实就像一个岛。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