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灭绝与“核冬天”
标签: 中国国家地理卷首语
世界各地发现的恐龙化石,描绘了一幅6500万年前恐龙这种巨大的爬行动物全面统治地球的图景,然而全盛期的恐龙突然神秘地灭绝了。
同样在白垩纪突然灭绝的还有大量海洋浮游生物的种和属,如有孔虫等,还有菊石类和腕足类的海洋生物。
关于恐龙突然灭绝的原因,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有的说,是因为恐龙的食物由蕨类植物变成了被子植物,导致恐龙中毒;有的说是因为全球温度的升高或降低……等等,但目前看来,有一种假说逐渐被人们所接受,那就是“灾变说”,即地球突然遭到天外高速飞来的一颗陨石或彗星的撞击。撞击本身并没有杀死多少恐龙,恐怖的是撞击以后所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撞击溅起的粉尘冲天而起,一直飞上十几公里高的空中,然后慢慢地弥漫开来,布满天空,阻挡了太阳的光线,大地一片黑暗,陆上植物和海洋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停止了,导致了食物链崩溃,……地球表面的温度迅速下降,地球成了一个冰雪球,……即使“天外来客”撞向海洋,结果也相差无几,无非是粉尘换成了水蒸汽……
恐龙及其它物种就是这样灭绝的。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