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编往来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4年第01期
标签: 文化地理
编者按:
《中国国家地理》的在线地理论坛已经创办一年多,虽然由于服务器等因素造成更新速度较慢,很多热心的读者还是不辞辛苦地在网上不断给予我们真诚的鞭策和鼓励。我们特别拣选了其中几篇发言以感谢这些网友的关心和支持。
关于上期封面选择
2003第12期的封面,很是赞同编者的选择。一户家庭的全家福照片确实平淡,也不足以体现地理杂志的特点;而航拍桂林的照片需要更宽阔的纸面作载体。至于小行星撞击地球瞬间的照片缺乏科技支撑,不够真实。编者最终选择的陨石坑的鸟瞰照片,的确“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来自太空的威胁”。从宇宙的角度看,就目前所知,地球的生物生活在一个孤独的星球上,有着不同的物种,并孕育了不同文化的人们。跳出地球来看地球,我们会发现,一切物种和文明是如此地脆弱,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大自然的恩赐,不去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不去放弃种族的歧视和争斗?本期封面以令人惊叹的画面包涵了丰富的内涵,留给读者太多思索。
2003全年杂志评说
通过对2003全年杂志的阅览,感觉较2001、2002有所提高。封面、侧边设计、排版都很大气,给人第一感觉是可以称得上“国家”地理的名号,杂志内容丰富,更详尽地评述了世界及国内的敏感事件(伊拉克,朝鲜半岛,核武,中医生存,建坝等),也更深入、更系统地挖掘了自身的人文历史(西藏文化,山东文化,龙山文明,对青藏高原的科考,丹霞地貌等),但也出现了很多的低级错误(错字和地图错误),页数有所增加(虽然含广告也可以理解)。希望贵杂志社再接再厉,创作更加优秀,并感谢一年来的辛苦工作!
关于上期“中国家庭写真”
2003年岁末,CNG“中国家庭写真”这个选题很新颖独到,很不错。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