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流”“汉潮”交相促进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3年第11期 作者: 石心怡 

标签: 观点地理   

韩国电影近年来迅速崛起,韩国青年热衷观看本土影片。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李攀

随着中韩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韩国文化产业也随之大举“西进”。1998年冬,韩国的“酷龙组合”以令中国年轻人耳目一新的韩国流行音乐,成功敲开了北京文化市场的大门。接着,先是北京、大连、青岛等北方城市,随后是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等南方城市,再随后便是中国各地的中小城市、甚至乡镇,兴起了一股以欣赏韩国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劲舞、摇滚以及韩国明星表演为主要内容的“韩流”,成为上世纪末中国文化娱乐界点击率最高的一个词。韩国驻中国大使馆的文化官员曾说:“从H.O.T、酷龙、到NRG、安在旭,韩国组合和韩国流行音乐在中国不断掀起强大的震撼热潮。”

“韩流”在中国之所以能够盛行,与韩国政府的积极支持与努力推广是分不开的。韩国举国上下都强烈地意识到,中国是他们文化产业赚钱的一个大市场。现在一个名叫“韩国广播振兴研究院”的机构,就是专门研究韩国影视产品在中国的消费状态的。韩国文化观光部与中国文化部共同在中国北京、上海、重庆、成都4大城市举办“韩国文化月”活动,期间举办“中韩论坛”,韩国国立舞蹈团巡回演出“韩国千年之舞”,举行韩国电影周,上演韩国音乐剧,并举办“韩国流行歌手演唱会”和韩中友好青年节,等等,政府的支持和推广,使“韩流”之发展如虎添翼。

“韩流”既是韩国文化产业大规模“西进”的表现,本身也是中韩经济交流的组成部分,同时“韩流”也为中韩经济交流起到开山辟路的作用。首先,“韩流”波及韩国旅游业,通过“韩流”中国人比以往更加希望了解韩国。近几年赴韩国旅游的中国人直线上升,每年大约有几十万人之多,飞往韩国的航线及航班急剧增加。一些旅行社甚至借助“韩流”,在寒暑假推出由韩国演艺明星参与的旅游路线,吸引了大批的中国学生,韩国游一时成了中国人的时尚。其次,“韩流”推动了韩国商品的热销,包括服装、化妆品、食品等,韩国的美容、跆拳道、健美操、泡菜等也在中国风行一时。“韩流”强化了中韩两国之间的交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体育、环保等各个领域,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

与“韩流”涌动相对称是“汉潮”在韩国的风行。“汉潮”是指在韩国掀起的“正确了解中国”的热潮,其热度并不亚于流行中国的“韩流”,且10多年来经久不息。“汉潮”已超越了单纯学习汉语的层次,波及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这从另一侧面说明韩国人正试图重新了解中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