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里湖:洄游鱼群呈奇观

贡格尔河缓缓流淌的河水突然变得喧嚣起来,天空晴朗依旧,水面却骤然泛起细密杂乱的波纹,仿佛有一场无形的暴雨落在河上。沿河等待了许久的水鸟们一下子兴奋起来,灰背的银鸥尖叫着飞上空中一两米,一猛子扎入水中,不多时口里衔着一条鱼飞出河湾,去寻找安静的地方享用美餐。黑色的鸬鹚也扯着哑嗓,招呼着同伴一起潜入水里,等它们再次出现在水面上时,脖颈下方的嗉囊里已经装了不少鱼,足够它们消化好几个小时的了。
我与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张书清坐在吉普车里用望远镜观察捕鱼的鸟类,只要不下车,大多数鸟能容忍我们走到离它们四五十米远的地方。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达来诺尔自然保护区了,以前来这里为了看捕冬鱼、春秋季在此地休憩的候鸟以及这里最典型的草原沙地生态系统等等,这次是专门了为追踪达里湖春季洄游产卵的瓦氏雅罗鱼。
5月初的北京已经春光明媚,而此时的内蒙古草原还是荒黄一片。除了北方地平线附近隐约露出的台地轮廓外,大草原如水面一般平坦,几公里外的孑然独立的一棵小树就成了路标。没有任何障碍,大风在草原自由驰骋,把吉普车顶吹得呼呼作响,当地人说“我们这里风不多,一年只刮两次——只不过一次要刮6个月。”

这个河湾里似乎是银鸥的“幼儿园”,去年出生的银鸥雏鸟聚集在这里练习捕鱼。
成年银鸥背上的羽毛是银灰色的,嘴是黄色的,1岁的小银鸥虽然体形与成年鸟差不太多,但背上长满褐色的羽毛,嘴是黑色,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黄。当鱼群游来时雏鸟们纷纷扎入水中,虽然它们捕鱼的成功率很低,但这种练习对它们以后的生活非常重要。
为鱼北上1千里
我们从北京出发,北上近500公里,来到内蒙古赤峰市的达里湖。贡格尔河是汇入达里湖的4条河中最大的一条,在贡格尔河畔的捕鱼点,我们受到渔场工人的热情招待。渔场工人在河里设下网阵,捕捞产完卵的瓦氏雅罗鱼,他们称为“捕回头鱼”。当地人把瓦氏雅罗鱼称为华子鱼,这种在达里湖生长的野生鱼类是达里渔场的重要捕捞对象——人类和来此地觅食的鸟类一起分享这种味道鲜美的鱼。
责任编辑 / 刘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