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美食、富贵与权力
一个深秋的傍晚,我跟随着一支近300人的客车队来到青岛一个房价高达28000元/平方米的富人区——弄海园,在被称为林肯俱乐部的临海露天草坪上,我们这些白天参加了世界第五届鲍鱼大会的中国人和西方人准备共同庆祝一下这次难得的聚会。来自世界各国的海洋学家们在这次青岛会议上讨论的主题是鲍鱼的养殖和疾病防治。墨蓝色的天空下空气显得明净而有些冷清,但我们的到来很快就打破了这里的沉寂和独有的一种潮湿宁静。

晚宴在清冷的烛灯下渐渐开始热闹起来,并在人们齐声高唱鲍鱼会歌时进入了高潮。在观赏着模特表演、美声演唱的同时,科学家们品味着包括西式烤肉在内的中西美餐。但最后让我们有些失望的是,在这次如此盛大的、为鲍鱼大会举行的西方式晚宴上,我们仍没能品尝到鲍鱼。事实上在这次历时4天的国际鲍鱼会议的餐桌上,始终没有出现人们期盼的鲍鱼,哪怕是很小的一只。鲍鱼实在是太贵了,主办方中国青岛海洋大学的麦康森教授说:“如果每人吃一只鲍鱼,就会大大超出原先的预算。”

自1987年鲍鱼在中国大连首次被成功养殖以来,鲍鱼在中国大陆的产量增加了近30倍,2002年的产量为创纪录的7500吨。即使加上走私和进口来的鲍鱼,这一数量也仅可让13亿中国人年均食用不到10克,所以至今很多中国人从没有吃过鲍鱼,甚至包括那些常年居住在海边的人。
“为什么鲍鱼会这么贵?”我问麦先生。这位国际着名的鲍鱼专家显然早已思考过这一问题,他一脸轻松却又有些感慨地说道:“如果仅仅是因为物以稀为贵,那物稀的东西多着呢!为什么鲍鱼这么贵?我没有考究。海参也不好吃,它为什么也那么贵?我不知道!中国人啊,有很多怪的事情。”麦认为今天世界能够盛行吃鲍鱼,并且把鲍鱼的价格推得如此之高都缘于中国的饮食文化。“你知道,”他接着说,“在英国一只鲍鱼就是一英镑,在法国是十个法郎。美国人原来根本就不吃鲍鱼,是日本和中国到旧金山的移民把鲍鱼的价格抬了起来。随着华人移民在世界各地的增多,现在全世界都在吃鲍鱼。”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