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奥运圣火从珠峰飘下……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方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自从2001年北京奥申委向国际奥委会承诺将让奥运圣火跨越珠峰以后,关于火炬跨越珠峰可行性的论证会就开了好几次。2003年中国珠峰登山队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中央电视台又进行了直播,北京奥组委认为,这为2008年实现奥运火炬跨越珠峰以及进行电视转播积累了成功的经验。然而,毕竟奥运火炬的传递是一件关系到社会、经济和文化政治的大事,不能单纯依靠理想主义来推动。所以,北京奥组委还是准备了几个备选方案以防万一,与跨越珠峰的方案一起,组织专家进行多方面论证。

至本期发稿时为止,北京奥组委依然没有确定火炬传递的最终方案,但是作为对奥运活动的积极参与,我们仍然愿意对火炬传递方案的论证尽绵薄之力。我们认为,如果最终方案仍然是跨越珠峰,那么,火炬从珠峰上下来之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应该是怎样走出西藏。借出版“西藏专辑”的机会,我们将对西藏自治区境内的主要道路作一次巡礼,同时向奥组委建议火炬走哪条路合理,走哪条路不合理。我们的建议只代表杂志社的观点,仅供有关人士参考。
我们假设奥运火炬传递路线的设计者们已经充分考虑了把火炬从珠峰顶上传递下来的种种天气和环境因素,并解决了圣火在如此高寒缺氧的极端环境里的保存问题,再假设2008年5月是计划登顶的日期,那么我们所要操心的就是火炬成功跨越珠峰、到达登山大本营之后的事情了。
有一个问题需要首先澄清一下:奥运圣火跨越珠峰的时候是以火炬的形式还是装在火种盒里呢?我们考察了以往奥运会的火炬传递方式,发现有的时候,圣火是被放在火种盒里向下一站传递的,比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从希腊奥林匹亚山上的赫拉神庙取到的火种被放在一个特制的火种盒里,用飞机送到每一个国家,圣火在各个国家境内的传递则是以火炬的形式。所以我们认为,跨越珠峰的圣火最好被放在火种盒里,这样能解决许多火种保存的技术问题。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