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参
神话与产业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3年第11期 作者: 潘达 

标签: 朝鲜   韩国   文化地理   历史地理   

朝鲜与韩国,一母同胞之姐妹花,同根同源。无论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人们世界观有多么不同,生活水平的差距有多大,在餐桌上,她们永远认同一种味道——泡菜独有的酸辣气息。其实不仅仅是饮食,在服装、特产、工艺、艺术等许多方面,相同的血脉都使她们无法截然分开。而她们所共同缔造的同源之花,正以自己的独特魅力,征服世界。
人参的播种期是每年3月末到4月初,完全成熟的高丽人参生长期在6年以上,在这漫长的岁月中,种植者必须每日精心护理才能有所收获。

张仲景《伤寒论》记载了113个药方,其中有21个需配用人参

一说起朝鲜半岛的特产,高丽参总是排在第一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高丽参是人参中的极品。国内甚至有媒体分析说,2002世界杯足球赛上韩国队的队员之所以体力强劲,耐力超常,是因为他们以牛肉和高丽参为主食的缘故。“百药之王”人参的神话,又多了一个后现代版本。

在朝鲜开城“三八线”附近,分布着广阔的人参种植场。在韩国大田以南的锦山,规模庞大的人参国际交易市场上,成捆的水参(刚收获的新鲜人参)堆得像小山一样。这些壮观的场景,都让人相信,这是一个人参的国度。在所有的宣传册和网站上,韩国方面骄傲地宣布,朝鲜半岛是人参的起源地,高丽参是最正宗的人参。朝鲜方面也很默契地支持这一观点。

追溯人参的起源,无疑是在中国。世界上关于人参的最早记载,见于两汉纬书。《春秋纬·运斗枢》云:“摇光星散而为人参,人君废山渎之利则摇光不明、人参不生”。这显然是由于人参像人形而引起神秘的联想,把它视作神草,并与君王的气运相联。成书于东汉中期(公元100年左右)的中国第一部药物学着作《神农本草经》,首次将人参作为药物收入。

人参被列为“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的上品“君”药之一,其药理则是“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不过,当时人参的地位并不算突出,因为这类被认为“久服轻身延年”的上品药在书中列举了120种之多。东汉末年张仲景所着的《伤寒论》记载了113个药方,其中有21个需配用人参。这是首次对人参药用的记载。

责任编辑 / 张婷 李攀  图片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