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城
实用与活力之都


这座看似平庸的城市,经济实力却相当于上海和北京的总和。平凡的外表,巨大的经济规模,其间隐藏的能量与活力,需要深入这座城市的内核,从细节上去探寻它的秘密
汉城所依托的地势,对于山地面积占80%的韩国来说,应该算是一块风水宝地。这里是汉江的下游,距离朝鲜半岛西海岸只有30公里。汉江自东向西缓缓流过,水面宽400到1000米左右,这个宽度在半岛上已经是难得的一条大江了。城市沿着平缓的河谷迤逦铺展,自然地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在城市的四周,围绕着海拔500米左右的低山和丘陵,如列城郭,起到天然的护卫作用。不过,在600年前,这座城市还叫做汉阳,作为朝鲜王朝都城的时候,城市的触角还远未抵达汉江之滨。当时的汉阳府,只是局限于汉江以北4座小山(北岳山、骆山、仁王山、南山)之间的一小块盆地上,城墙的周长约18公里。终朝鲜王朝500余年,汉城的城区面积始终没有超出半径3公里的范围,人口也只有20万左右。今天的汉城,市区面积拓展到627平方公里,人口达1200万,汉江真正成为一条横贯市区的河流。而昔日城市的南缘——南山,如今只是江北区的一个中心制高点,但依然保留了“南山”的名称。
不过,要在只占全国面积1/160的土地上,安排这个国家四分之一人口的居住和生活,确乎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如今在汉江两岸,伫立着一片片略显陈旧的高层公寓,那是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汉城人口的极度膨胀而兴建的。这些建筑都是大批量工业化制造的产物,造型雷同,色彩的搭配也完全一致,都是浅灰、暗红和暗绿三色的组合。如果凑近了观察,还可以看到几乎每套公寓的装修都是一模一样的。
这种实用第一、美感和个性居次的建筑风格,并不仅仅体现在汉城的民用建筑上。在银行与大企业总部密集、号称“韩国曼哈顿”的汝矣岛上,除了249米的“韩国第一高楼”63大厦,并没有什么超高层的宏伟建筑。要想在这里看到香港或者新加坡那样嶙峋突兀的都市景观,肯定会大失所望。对于已经在上海浦东或者深圳见惯了高楼的中国人来说,即使是63大厦,也不会引起太多视觉上的冲击。而这里写字楼的豪华程度,也远不及北京金融区那些簇新的同类建筑。
但是,这座看似平庸的城市,经济实力却相当于上海和北京的总和。汉城创造了韩国GDP的近30%。韩国12家位列世界500强的公司中,有11家总部设在汉城。在并不显山露水的汝矣岛,汇集了全韩国一半以上的银行存款,其证券交易量也是上海和深圳所不能比拟的。平凡的外表,巨大的经济规模,其间隐藏的能量与活力,需要深入这座城市的内核,从细节上去探寻它的秘密。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