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凯斯卡的花园
墨累河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4年第11期 作者: 刘晶 

标签: 澳大利亚   文化地理   

文京生:“凯斯卡和她美丽的花园让我不停地按快门。”
刘晶(中):“参观墨累河入海口时,我们还见了两只海豚在船边游泳,可美了。”

71岁的茂蒂·凯斯卡在9月第二个星期日的早上醒来的时候,预感今天要发生一些事情。上午9点她看到了在花园门口徘徊的两个中国人。当时我们正在赶赴一个采访的途中,由于行程安排得十分紧凑,我们只好在采访间隙抽空到村子里走走。凯斯卡的花园就是这样被我们发现的。

我们和凯斯卡聊得很愉快,她说20年前她和丈夫搬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想走了:“我们每天都要去墨累河边散步,有时我们还会开着游艇到河里去钓鱼。我爱这条河!”在她家里的墙壁上,挂着她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孙子孙女们的照片。

凯斯卡的花园很像澳大利亚人:热情、质朴、自信。澳大利亚人多是近200年间从别的国家移民过来的,所以他们保留着各自的生活习惯并和平相处。这似乎是这么短的时间澳大利亚从一个荒芜的殖民地迅速发展成世界第六大经济强国的原因之一——没有了历史遗留下来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一群有理智的人得以从零开始建造一个理想国度。

我们沿墨累河一路走过来,所看到的面孔都是热情和自信的,不论是农民还是科学家,每一位澳洲公民都对政府的决策保持着高度的参与意识。两个星期前,南澳大利亚州的农民布列安代表村民们到州政府抗议即将要在怀克里建的一个蒸发盐湖,他说:“如果你们一定要建这样的湖,请向我保证它不再漏水了!”布列安的抗议被州报登在了显着位置,大选时期的政府官员们不得不对布列安的话保持敬意。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