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的莱茵 疲惫的黄河

在欧洲河流的休闲、观光功能凸显出来,人们把河流看作是自然和文化的“遗产长廊”。这是在波恩附近莱茵河边的度假宿营地。

莱茵河国际保护委员会(ICPR)秘书处的秘书长——亨克.斯德科(Henk Stek)先生是荷兰人,尽管这个委员会的主席由莱茵河流域几个国家的部长轮流担任,但秘书长这个位置每届都由荷兰人担任。这是因为荷兰是下游国家,下游国家对一条河的管理更有责任心。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单之蔷
“这就是莱茵河国际保护委员会(ICPR)?”当我站在这个大名鼎鼎的国际机构的办公楼前,竟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想象不到他们在这样一座朴实的楼房里办公。一幢五层高的旧式建筑(不是那种很美的古典式),门前没有一辆车,也许是因为上班的时间还没到。其实,我之所以感到惊讶,不仅仅是房子的规模和新旧,而是这个机构的工作效率之高、工作成果之大与该机构的规模之小、人数之少之间的对比。
几万人的机构难敌一个秘书处
来这里之前,我们就听说了莱茵河是世界上管理得最好的一条河,是世界上人与河流关系处理得最成功的一条河。然而莱茵河并不是一直就这样好,曾经她是非常之糟的,现在的成功,全因为莱茵河流域各国的协调合作、共同努力才达到的。而协调和组织这种伟大工作的机构,就在我眼前这幢灰色小楼里面工作。

在国内,我去过长江水利委员会,也去过黄河水利委员会,这两个单位都有数万名员工。如此庞大的管理机构,但长江、黄河的问题却越来越多。淮河水利委员会我没去过,但我去过淮河。最近新华社记者一篇治淮10年,投资600亿元,淮河污染依旧的报道,引起了舆论界的轩然大波。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来到了莱茵河。我想知道在这幢小灰楼里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为什么这样小的一个机构能协调莱茵河流域的9个国家?而在一国之内,我们的黄河、淮河水利委员会,却协调不了几个省之间的问题:如陕西和河南为黄河上三门峡水库的废留问题在人大会上提出一个又一个的提案。淮河流域仅仅涉及4个省,投入巨资治理污染,却效果不明显。我们能从莱茵河得到什么启示吗?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