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
“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守护者


一日十浴的爱水民族
我们傣家人分布较广,除了主要聚居在云南外,泰国、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印度阿萨姆地区都有分布。由于地域的不同和交通的阻隔,按居住地、服饰、语言和习俗的不同,历史上傣族发展出许多支系,云南就有9个支系。在我们西双版纳,仅有傣泐、傣讷、傣雅3个支系。我本人属傣泐支系,也就是“水傣”。之所以称呼我们为“水傣”,因为我们这个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支系,自古以来都爱水、惜水,把森林和水源视为第一生命。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懂得“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的道理,因此,建勐、建寨,都要选在有河流、湖泊、水源好的地方。我们把竹楼盖在井边,井上还建有宝塔形或孔雀形的井罩,以保护水源。尽管现在各家各户都用自来水了,但仍然注重对水源的保护。
外族的文人墨客对傣家人爱水的习惯有这样的描写:“多起竹楼居濒江,一日十浴。”“一日十浴”之说,虽然有点夸张,但也不十分为过,因为我们傣家人就生活在水边,劳动一出汗就到河边、井边洗澡,或者在阳台上冲凉。我每天至少也要洗3次澡,凉水泼到身上,疲劳就会烟消云散,精神很快就会振作起来。人民大会堂云南厅有一幅名为《美丽富饶神奇的西双版纳》巨幅油画,画家就是被洗浴中的傣家姑娘吸引后产生的创作灵感。他描绘的系列傣家人爱水、惜水、以水为乐的画作,传遍了全世界。
姓氏对于傣族人竟然毫无用处
傣家人有名无姓。凡是以“岩(音ǎi)”字当头的名字,均为平民男性;凡是以“玉”字当头的名字,均为平民女性。以“孟”、“召”当头的名字,是贵族男性;以“孟喃”、“喃”当头的名字,都是贵族女性。不过现在有不少人把“岩”字写成“艾”字,把“玉”字写成了“依”、“伊”。
傣族的名字是依其不同的生活阶段而变化的,因此傣族人一生有几个名字。就以我的名字为例,我乳名为召温邦,入学后老师给我取名为刀新安,入寺为僧后僧名为英达翁,着书立说后用笔名“征鹏”,后来笔名变成了真名。我的女儿叫“渝洪”,也有人叫我“波渝洪”,即渝洪之父的意思。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