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从汉中到刺桐
追寻马可·波罗的足迹(下)
标签: 文化地理

蜀道青天只等闲
“旅行者把几根青竹绑在一起,置于他们宿营地四周一定距离的地方,待到夜幕降临时,点起火堆。火烧青竹,热气使竹节爆裂,发出猛烈声响,声达三公里以外。附近的野兽听见了这种声响,吓得纷纷逃散。商人们还备有脚镣,锁住马腿,不然,马受了这种响声的惊吓,也会脱缰而逃。许多人由于疏忽,没有采取预防手段,结果丢失了自己所带的牲畜。”
根据元代交通路线,从汉中府到成都府,必须经过勉县、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城镇和阳平关、朝天关、剑门关等关隘,全程600公里。特别是从汉中至广元的一段,几乎都要穿行古称“金牛道”的傍山栈道。走金道,必须翻越崎岖险峻的米仓山,途中我见到了山川的雄秀之美,也尝到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惊心滋味,尤其经过这一带时正逢雨季,更平添了几分难度,直至到了广元我才总算平安入川了。

在马可·波罗眼中,成都是一座壮丽的大城,有许多大小河川发源于远处的高山,从不同的方向围绕和穿过这座城市,这里的居民以务农为生,城市中有许多制造业,尤其擅长纺制精美的布匹、绉纱和绫绸。这正是对“天府之国”和“锦城”地貌与社会生活的精确写照。
马可·波罗并没有在繁华安逸的成都多做停留,很快转道去雅安,我也一样。从雅安再到石棉,约150公里,必须翻越海拔3167米的小泥巴山,这里山高路险,森林密布,常年雨雾茫茫,路上满是泥泞,当年马可·波罗经过此山时,一定备尝辛苦。他在《游记》中记述,这里“是虎、熊及其它野兽聚集之处。到了第五日晚,就到达西藏的荒原地带”。马可·波罗所说的西藏省,是指当时元代宣政院辖地中处于西南的一部分,他所经过的是西藏省的边缘,也即今天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地界。由于蒙古对吐蕃的征服之战,当时这一带的城镇都已成为废墟,人烟稀少,野兽特别是老虎成群结队,出没无常,使行人商旅在夜间陷入一种极其危险的状况之中。马可·波罗详细地记录了过路客商保护自己和牲口的方法。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