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国鸟”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4年第03期 作者: 郑作新 

标签: 气候地理   文化地理   观点地理   

编者按: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就有评选国鸟的呼声。中国现代鸟类学的奠基人郑作新院士(1906-1998)曾撰文给出了6条重要的参考标准,此文是国内最早谈论国鸟评选的文章。

鸟类羽色鲜丽,体形优美,性情温顺,歌声动人。在科学上,人们对它的研究也较多,比任何一类动物都研究得细致与透彻。

由于人们对鸟喜爱,因而接触较多,自然议论也多,于是出现哪些鸟是大家最喜欢的问题。一个地方,如县、省等,大多数人最喜欢哪些鸟,于是就出现“某一地方鸟”,如“县鸟”、“省鸟”等说法。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大家都喜欢那种鸟,于是定为“国鸟”。通常是那个国家的人民最喜爱,或者具有比较重要价值的鸟,才被选为“国鸟”。

“国鸟”最先起源于美国。1782年,美国的白头海雕数量极为稀少,快要灭绝了。为了保护它,使美国人民树立保护鸟类的思想,美国国会决定将白头海雕定为“国鸟”。从此以后,不少国家也选定了本国的“国鸟”。例如,1872年,危地马拉选定咬鹃为“国鸟”,因它的羽色美丽,很受当地人喜爱。日本的绿雉,是从前桃太郎的童话里使日本人感到十分亲切的一种鸟,在日本人民中间传颂着不少关于它的动人故事,日本人民与它的感情十分深厚,所以,1947年日本国会通过它为“国鸟”。英国的红胸鸲,鸣声委婉动听,又以害虫为主食,对人类有益,在英国人的心目中素有非常崇高的声誉,被称为“上帝之鸟”,1960年,通过公民投票而被选定为“国鸟”。荷兰的琵鹭,是捕鱼能手,荷兰人民非常喜爱它,誉称为“鸟类渔夫”,被命名为“国鸟”。家燕,是捕虫能手、义务“植保员”,爱沙尼亚和奥地利的人民都十分喜爱它,都把家燕定为“国鸟”。

我国鸟的种类非常丰富,共有1186种(注),为所有国家之冠,其中不少是特产种类,同时,人们也很喜爱鸟。如果我们要选择“国鸟”,我们认为,应该考虑:我国特产种类;濒临灭绝的种类;经济价值较大的种类;对农业、林业、畜牧业益处最显着的鸟;与我国文化上或历史上有特殊关系的鸟;羽色美丽,鸣声动听的鸟类等。

责任编辑 / 李攀 张婷  图片编辑 / 吴敬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