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追踪洛阳铲 到湖北感受楚风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3年第03期

标签: 洛阳市   文化地理   

记者 李雪梅 2003年2月

2

由盗墓人发明的洛阳铲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考古、地质勘探及建筑施工等领域。几乎在每个考古工地,都能看到洛阳铲的身影。但能最熟练掌握洛阳铲使用技巧的,不是考古学家,而是洛阳铲发明人的后代及其乡亲。由他们组成的文物勘探队活跃在北京、河南、安徽、内蒙古等考古工地。借助春节假期,我来到洛阳铲的诞生地——洛阳,去寻根问底。图2中手持洛阳铲者(左)为洛阳铲发明人李鸭子的孙子李老苗。

从河南洛阳至湖北荆州的路途中,楚文化故地红砖彩瓦垒筑的翘脊房屋,与中原灰土色调中的农房形成强烈对比,这分明是两种不同的天地,似也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取向。楚人尚赤崇凤,中原尚土崇龙,这一自春秋战国时便已形成的传统,没想到在2000余年后依然是顽强固守。而在荆州博物馆和湖北博物馆,令人震撼与心驰神往的楚国青铜、漆器与丝织工艺,又让人读到了与中原严谨、持重迥异的楚文化之灵动、浪漫与标新立异。楚风将很快在我们的杂志中占有一席之地。图1为记者在湖北省博物馆采访李桃园先生。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