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到底有多少油?
在中东的腹地,富绕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东北侧,横亘着扎格罗斯山。平原与山脉的结合部位是一个巨大的地壳块体拼合带,在地质构造上具有相对的活动性。山前地带,地下发育着成排成带的储油构造,地表出露有不少油、气苗。早在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伦王国时代,地面上着火的大窟窿(地质上的大气苗)就成为国王处死敌人的刑场。
1908年,在山前地带的伊朗境内首先发现了马斯杰德苏莱曼油田,它成为中东石油工业兴起的报春花。“一战”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对石油的掠夺。经过若干次踏勘性的路线调查之后,1925年第一支由各大公司联合组成的地质勘探队踏遍了伊拉克并布署了探井。1927年在平原东北缘基尔库克附近巴巴格格1号井开钻了,当钻头到达450米深处时,隆隆巨响惊醒了睡梦中的居民,巴巴格格1号井开喷了。人们看到约5米高的油柱挟着石块急速喷出、汹涌地流向村庄和基尔库克城时,才意识到要筑坝挡住石油的洪流。井口每天喷油量约1.3万吨,人们奋战8天才控制住井喷,伊拉克第1个油田诞生了。紧接着被证实含油的扎格罗斯山前是世界上最富的含油带,并一直沿伸到波斯湾。1931年仅基尔库克就探明石油储量22亿吨,成为名震全球的巨型油田。

“二战”后,中东石油的争夺进入高潮,伊拉克的石油勘探向底格里斯河中、下游发展。位于下游的巴士拉地区属于地质构造上相对稳定的阿拉伯地台范畴,靠地震勘探、钻探证实为大型油田,其中鲁迈拉油田储量达26.6亿吨,成为名列世界前10名的巨型油田,其祖拜尔油田储量也达6亿吨。在底格里斯河中游还发现了以阿布盖拉布油田(储量2.6亿吨)为首的油田群。40年的勘探为伊拉克石油工业奠定了雄厚的资源基础,其储量在70年代已达70多亿吨,天然气储量也达7500亿立方米。石油产量从1950年的650万吨增加到1979年的1.7亿吨,约占当时世界产量的5.3%,使伊拉克确立了石油大国的地位。
1980年开始的两伊战争是伊拉克近代史的转折点。多次战争和社会动乱使伊拉克石油工业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勘探进展减慢,生产受到重创。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