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
生命力和柔情的象征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4年第03期 作者: 麦文 

标签: 生物地理   文化地理   

江南小镇的古戏台上不知演绎了多少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江浩 摄)

古代印第安人每当他们头痛发热时,就用捣烂的柳树皮敷在前额上,便可解除病痛之苦。在一些印第安人的部落中,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因此他们把柳树称为神奇之树。

柳树为什么具有这种疗效呢?学者们对此困惑不解。1975年,美国哈佛大学植物生理学家克莱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捣烂的柳树皮汁中含有阿斯匹林的主要成分——水杨酸。

众所皆知,柳树是一种普通的植物,它不可能与人类一样,会患头痛发热病,为什么分泌这种物质呢?后来的医学工作者发现,阿斯匹林对人体的解热镇痛机能是间接的,其真正的直接因素是阿斯匹林促使人体分泌更多的前列腺素,它是人体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激素,可以调节各方面的生理机能。人们通过实验发现,在睡莲科的野生芡中,注射阿斯匹林以后,可以使其提前开花,并常保鲜艳。日本植物学家美智子据此推测,阿斯匹林是过去未发现的一种物质生长激素,它既可以使柳树抢先抽芽吐绿,又可以使其有极强的生命力。因此在春天的植树日期里,不管你顺插或倒插杨柳树枝都可存活。正因为柳树具有如此顽强的适应能力,所以我国古代有折柳送客的礼仪,用柳祝福远行的人们顺应新的生活环境。

在我国民间,柳枝向来被视为降除瘟疫的象征,古典小说中的南海观音便是一手托净水瓶,一手拿柳枝为人间播洒甘露、祛病消灾的。战国时,医学家扁鹊就用柳叶熬膏治疗疔疮痛肿。三国时的“神医”华佗用柳枝治疗骨折。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发现咀嚼柳叶可止痛,就用柳叶以减轻妇女分娩时的疼痛,还用于医治关节痛。世界各国的外科手术刀,都模仿柳叶形状制造,国际上通称“柳叶刀”;更有趣的是,英国有一本很具权威性的外科专业杂志,名字就叫《柳叶刀》。

责任编辑 / 杨浪涛  图片编辑 / 吴敬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