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兔的大成就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4年第04期
标签: 生物地理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长着一对小巧的耳朵,看上去与其说像兔还不如说像鼠,所以当地人确信它们是啮齿动物。然而在生物学家看来,鼠兔既不是鼠,也不是啮齿动物,而是比较接近于兔类的一种动物。
所有兔类,包括鼠兔,嘴的上部都有一对前齿,在大前齿的后面,是紧密排在一起、短而粗的栓状的牙齿。鼠兔与啮齿动物不同的是,前者没有明显的尾巴,却有一个鸡蛋形的身体。分类学者确信,鼠兔(和兔类)是在至少8000万年前由啮齿动物分离进化而来的。
数百万年以前,鼠兔属包括了繁多的种类,而且盛兴于北半球,甚至扩延到了非洲。然而在今天,这种情况有了巨大的改变,鼠兔属仅包括30个种类了,而且仅存于中亚和北美洲的西北部山区。
鼠兔的30个种别中有24个被发现存在于中国境内,远远多于其他任何国家。其中的10个种别只在中国才有。大多数在中国境内的鼠兔生活在青藏高原的高山草甸和高山草原环境里,其中有9种是西藏的特有种,但是只有高原鼠兔在高山草甸和草原上处处可见。这是一种身体结实、无尾的典型鼠兔,毛被呈棕色至浅红棕色,腹部为淡灰色。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