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杜鹃美 源头在中国
在中国,对杜鹃花的认识和引种栽培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但主要是针对映山红一类低海拔的种类,其中也形成了一些优良的栽培品种。但对杜鹃花的现代生物学研究则始于西方并认为它是温带起源的科属。16世纪开始,西方探险家进入我国西部、西南部及喜马拉雅山地区考察,采集了大量的杜鹃花标本、种子和苗木(在杜鹃花采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有:福琼Robert Fortune,法勒Reginald Farrer,福雷斯特George Forrest,沃德Frank Kingdon-Ward,洛克Joseph F. Rock,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等),其中仅福雷斯特就为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引种了250种杜鹃花新种,至今这些种类多数还生长在爱丁堡植物园的Yonger园中。

在西方最早提及杜鹃花(Rhododendron)一词的人,是生活在公元初期的一位罗马自然学者——波林Pliny。法国人Parkinson 1629年在他的着作中第一次把杜鹃花作为植物园内的装饰种推荐给人们。
由于杜鹃花种类丰富、景观独特、树冠美丽、花色绚丽多彩、生活习性多变,引起园艺学家的极大兴趣。它们的花色有深红、紫红、玫瑰红、粉红、紫黑、深紫、紫、淡紫、粉紫、白、乳黄、鲜黄、金黄、橙、紫蓝等色;植株从几厘米的垫状灌木到高达20多米的大乔木;叶片小的仅长3毫米,大的长达40—50厘米,甚至70厘米,在一个属内变化如此之大、如此多样让人难以置信。利用如此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园艺学家已经杂交培育出了难以计数的杜鹃花新品种。使这类山林美木在园林界,尤其是欧、美园林界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英国是世界上引种栽培高山常绿杜鹃花最早的国家,始于17世纪。而进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种栽培中国高山常绿杜鹃花成为植物园的热点。据报道,第一个被引进英国栽培的种是原产于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凸脉杜鹃,这个种已有340多年的栽培历史。以后原产于美国的灰白杜鹃、裸花杜鹃、和沼生杜鹃在1734年被引入英国。两年后极大杜鹃也进入了英国栽培园。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植物采集者能涉足的地区和采集的数量有限,因此植物园内栽培杜鹃花种类的增加速度很缓慢。进入19世纪时,人们在园林中见到的杜鹃花仅有12种。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