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时代
童年的中国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3年第03期 作者: 王仁湘 佟佩华 李秋华

距今4600-4000年前的龙山时代是部落大战频繁的时期,也是传说中的“英雄时代”。炎黄之间的阪泉大战,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以及“舜伐三苗”等,乃是文明起源与发展过程中众多战争的缩影。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掠夺财富、侵占领土,但战争也是文明的催生剂,使社会关系发生变化、贫富分化加剧。战争使防御性的城堡应运而生。战争还使军事首领的权威不断上升,最后发展为王权。
仰韶文化与商周文化之间至少存在上千年的缺环
城子崖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原属历城县)以东的武原河畔。这里处于鲁中南山地北麓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交接地带上,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系发达,林草茂盛,是古代先民渔猎、农耕和栖息的理想场所。城子崖遗址西南高,整个地势向东北倾斜。因为那一带有突起的土城垣,人们俗称其为“城子崖”。
城子崖遗址是中国考古学家发现、中国学术机构主持、采用近代考古学方法发掘的中国第一个史前文化遗址,一直被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后辈考古人视为考古圣地。凡是来山东考察的学者,无不提出要到城子崖遗址“朝拜”。
20多年前的交通远没有现在方便。我们从黄台上火车,到平陵城下车,穿过龙山镇,一路朝东步行至城子崖。这条路线也就是50年前吴金鼎先生发现城子崖遗址所走过的路线。
1928年3月下旬,山东籍的年轻考古学家吴金鼎(1901-1948)到济南以东的汉平陵故城作考古调查,在4月4日途经与龙山镇隔河相望的城子崖时,从路沟断崖上观察到这里可能有一个古文化地层。在以后的1年多时间里,他先后5次到龙山镇,对城子崖遗址以及龙山镇周围七八里范围内的古迹进行考古调查。在城子崖下层遗址中,他发现了一种光洁美丽的黑色陶片,而且这种陶片总是和石器、骨器同出。无疑,这是一处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址。
责任编辑 / 李雪梅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