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岩麝退香 芬芳尽消散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5年第01期 作者: 武飞 古月

何处寻麝
天刚蒙蒙亮,扎西就早早地起来,在老婆点燃松枝用熏烟驱走身上的“鬼邪之气”后,便扛起枪,背上背筐,牵着猎狗出发了。他轻轻滑过溜索,小心走过湿漉漉的独木桥,进入村后一条大弄巴(山沟)里。这是当地猎人一年内最后一个捕猎季节,在路上,他偶尔会捕杀被撞见的斑羚、鬣羚或野鸡,而最主要的目标是拉普(公麝)。
扎西的家乡位于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的交会处,这里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区,植被丰富,类型多样,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不同区系的野生动物在这里汇集,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地区。黑麝和林麝在这里都有分布,这里曾是我国麝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村庄坐落在河谷的底部,气候宜人,一派“江南”景象,但以前,这里的居民世世代代都以捕猎为生。今年47岁的扎西早年继承了祖辈的传统,十四五岁的时候就随父亲进山打猎,到二十多岁就成了闻名乡里的捕猎好手,说起来,至今颇有风姿的老婆当时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嫁给身材矮小的扎西的。
说起打猎,扎西总要讲自己捕麝的故事。和其他猎人一样,外出打猎时遇到公麝是他最大的希望,因为公麝有麝香囊,一头麝香囊便足够全家一年的生活费用。事实上,他捕杀最多的猎物也是麝。
图片编辑 / 吴敬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