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几百只藏羚羊

今年2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了青藏铁路专题,从生态保护和工程建设两方面介绍了这条高原之路,其中介绍高原精灵藏羚羊的篇章备受读者关心,经常会有读者向我们提问:藏羚羊将如何过铁路?它们会走人类为之设计的动物通道么?
带着这些问题,我参加了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河(www.green-river.org)今年8月的志愿者活动,驻扎在海拔4500米的索南达杰保护站,希望能与藏羚羊近距离接触。
克服高原缺氧身体不适的同时,志愿者的主要工作是沿途观测迁徙中的藏羚羊,记录它们的种群数量。青藏公路的车辆较密,常有迁徙途中的藏羚羊成群地滞留在公路旁。必要的时候,志愿者会将来往的车辆拦下来,请求司机停车等候藏羚羊过公路。
由于青藏公路和铁路相隔很近,母羊往往是领着小羊刚冲下路基,就面临过铁路的问题。铁路对于一直生活在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毕竟是一种“新事物”,它们需要很长时间来适应。铁道部门和生态专家采取了很多措施引导藏羚羊走专门为之设计的涵洞,据说今年6月就有上千只藏羚羊成功通过了动物通道。然而,仍有些羊群会采取攀爬铁路路基的方式过铁路。青藏铁路的路基是为了保护冻土而设置的抛石或碎石路基,还加有抛石护坡,本不适合藏羚羊的蹄子,但是看到它们不顾一切地爬上铁路路基时,躲在远处观测的志愿者们都非常揪心,因为青藏铁路一旦开通,无论对于藏羚羊还是对于行驶的列车,这都是十分危险的。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