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印象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4年第10期 作者: 杨浪涛 

标签: 文化地理   城区   

曾经,贵州是一个被偏远的位置和各种流言所遮盖的神秘土地。夜郎国的传说和黔驴技穷的故事,让人们对贵州的省会城市贵阳平添了一份先入为主的印象,可当我真的来到这座西部城市时,感受到的却是遵义路、瑞金路的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拥挤中透着繁华,而一旦遁出城外,却可以体味那海一般浩瀚无边的大山,倾听山谷间河流的歌唱以及远处传来的悠悠笛声,别有一份大山深处的纯朴和温和。这就是贵阳,喧嚣中宁静的山中之城。
2004年,贵阳。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李贵云

城市的脉动

“喷水池”的变迁

解放前这里矗立着铜像台。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丁艺
60年代
70年代
2002年,贵阳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1971年,中华中路
2004年,中华中路。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高冰
1984年,百货大楼
2004年,百货大楼。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高冰

每座城市都有它自己的标志性建筑,人们看到天安门就知道是北京,看到埃菲尔铁塔就会想到巴黎。标志性建筑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出城市固有的个性风貌,可以存在数百年而不改。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是西方的一句名谚。正是因为无数人的心血凝聚,才成就了今日的名城。那么贵阳呢?从下面一组标志性建筑的历史变迁中,我们或许可以感受到这个城市的脉动。

历史的投影

1982年。曾宪阳背着相机跑遍了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凯里舟溪苗寨的村民为他们极少见到的省里来的客人摆上迎宾席,敬献迎宾酒。
2000年。从山乡搜集来的传统服饰,要经过整理、整修、拍摄、分类、编号、记录等过程,最后入库。曾宪阳说收藏是一种缘分,他开始苗绣收藏的时候纯属一种美学欣赏,而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他在不经意间,竟积攒了一批苗绣精华。供图/曾宪阳
1978年,陕西路,当时人们衣着深蓝色咔叽布,脚穿布鞋就是很时尚了。
2004年,准备拍摄婚纱照的年轻人。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高冰

曾宪阳先生收藏古苗装是从1978年开始的,那时候他的职业是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记者,由于他想寻求一种持久生命力的事业,而贵州又是苗族的主要聚居地,贵州的封闭和相对落后,反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苗族最原生态的东西,于是曾宪阳先生选择了“苗”,收藏贵州苗族传统服饰精品,至今为止已收藏古苗装两千多件。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