岜沙
一个被制造出来的“名人”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4年第10期 作者: 周丹 杨正勇 张晓松


2000年秋天那个下午,当我们走进从江县的岜沙,记录并拍下了滚元亮和岜沙枪手们的生活之后,绝对没有想到,我们这一架相机和一支笔,竟然如此迅速地改变了一个人和他的村庄。这一改变也使我们的心境变得格外复杂、难以释怀。
那个时候的滚元亮贫困,但很快活,砍柴打猎、捉鱼捞虾、剃头、吹芦笙、“抱姑娘”所有的日子都是属于这个岜沙枪手自己的。
滚元亮和岜沙枪手最辉煌的时刻,定格在2000年10月的一天。那一天,“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服饰节”隆重开幕。枪手们在森林中的芦笙坪上学会了走时装模特的“猫步”和“亮相”。然后滚元亮和他的兄弟们平生第一次坐上汽车,第一次来到州府所在地的大城市凯里,第一次住进铺着雪白床单的招待所,第一次在T形台上展示束着“户棍”的枪手古风,第一次赢得了国内外最热烈的、好奇的掌声。记者和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们用文字和胶片将岜沙枪手送到了世界的面前,岜沙一时名冠中外。
岜沙人原本不愿意让外人拍照,怕把人的魂魄收进机器里带走,也从不向人家要钱。后来一个客人给了滚元亮两块钱,他不好意思收。客人说:“我拍你的照片,是买你的肖像权,理所应当要给你钱,这叫做公平交易。”滚元亮听不懂什么叫“肖像权”,但是心里想:“在机器上按一下子,就是两元钱!撇脱嘞!(意思是‘容易’)”从此,他就每天扛着抢摆好姿势站在寨门口守望,有游客来拍照,他就伸出一根手指,照一次一块钱。碰到那些不给钱拍完照就走的人,滚元亮也不计较。只是他在家里搭好桥,让他的魂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